歡迎來到黃金時代官網~
學籍查詢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7-0506-01
時間:2020-11-03 分享到:
企業管理培訓課程:管理者如何做科學決策
如何科學決策?德魯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實踐》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用了三章來介紹決策。而中堅力量管理培訓機構總結經驗再結合德魯克理念和技術提煉出一套決策模型-即為科學決策,通過根據大師級的決策理念和技術,結合具體實踐,提煉出科學決策模型。模型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工具,利用知識創造價值。
決策,不僅決定個人命運,更有改寫歷史的力量。然而,對于決策能力,絕大多數人,沒有被專門訓練過。
決策的重要性,透過德魯克的管理思想,可見一斑。
很多人在面臨重大決策時,缺少科學決策模型,只能憑感覺,甚至用抓鬮、石頭剪刀布等方式,草率做出重大選擇,后果往往可想而知。
科學決策中一級決策步驟,即界定問題、分析問題、擬訂方案、選擇方案和執行方案;后面的二級決策要素,是決策時重要的思考維度,實踐中應當盡量全面,通過刻意練習,讓企業管理者能逐漸養成科學決策的思維習慣。
一級決策步驟:二級決策要素
界定問題:找差距、抓關鍵、尋條件、定目標
分析問題:做分類、找事實
擬訂方案:廣撒網
選擇方案:評風險、評人因、評效益、評時機、評資源
執行方案:重參與、達共識、做反饋
第一步:界定問題
德魯克說:“管理決策中最常發生的錯誤,是只強調找到正確的答案,而不重視提出正確的問題。”
因此,有效的決策,從準確地界定問題開始。
該步驟包括4大要素:找差距、抓關鍵、尋條件、定目標。
找差距,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是識別問題的標準。
抓關鍵,就是抓主要矛盾,即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素。同時,對關鍵要素進行優先級區分,有利于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德魯克基于18世紀物理學家用來分離關鍵要素的“虛擬運轉”原理,提出了2個問題,幫助我們捕捉關鍵要素:假設一切條件都不變,問自己:未來將發生什么狀況?回顧過去,然后問:當初發生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采取了什么行動,或不采取什么行動,將會給目前的狀況帶來怎樣的影響?
尋條件,考慮解決方案時,必須深思熟慮限制解決方案的各種規定,比如必須遵循哪些政策、原則和行為準則等。
定目標,從企業管理角度講,就是要讓解決方案的目標明確地反映出企業目標,并且考慮長短期平衡,整體與局部平衡。企業在確定解決方案的目標時,要問問,為了達成組織經營績效和經營成果,解決方案的目標為何?解決方案的目標可以為組織績效帶來的短期效果和長期效果分別為何?如何平衡長短期的影響?
此外,在第一步,決策者必須明確誰來執行決策,也就是要找到執行決策的人,讓他或他們從第一步就參與到決策過程中,為后面的決策執行做好鋪墊。
第二步:分析問題
將問題分類考慮,并尋找事實,為決策提供依據。
做分類
決策者需要討論問題分類的原則,德魯克給出了常見的4種原則:決策的未來性:對未來的影響;決策的相關性:與其他領域或部門的關系;決策的倫理性:考慮人、價值觀、企業倫理等因素;決策的獨特性(個案)或周期性。
找事實
確定了問題分類,就要盡最大努力,針對各個類型尋找盡量全面的數據、信息和事實,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
第三步:擬訂方案
這一步的核心是制定盡可能多的、可行的替代方案。
廣撒網,決策者應廣泛征求意見、方案,不評判,不批評,廣開言路。制定的方案要盡可能大于兩個,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情景。較多可選方案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決策明智而正確,而是防止我們未經深思熟慮做出錯誤決策。另外,永遠都需要考慮一個可能的方案:根本不采取任何行動。實踐時,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除了已有方案,還有哪些可行的替代方案?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動,未來將發生什么狀況?
第四步:選擇方案
分析方案,并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
評風險
德魯克說:“評估風險的目的,最重要的不是掌握預期收獲,也不是掌握預期損失,而是把握兩者的比率。每個可選方案都應該努力包含對收獲和損失的比率評估。”實踐時,我們可以自問:每個方案的風險為何?代價為何?收益為何?收益和損失的比率為何?
評人因
關注兩點:第一是關注建議本身,而非權力或影響力;第二是確定方案需要什么人支持?是應該獲得領導還是同事的支持。第一點說的是不要看人的影響力或權力決策,而要關注建議本身的科學性。第二點提醒我們要考慮方案用來干什么?領導的審批是關鍵,還是與同事達成共識是關鍵。
評效益
考慮投入的精力所達到的經濟效益。實踐時,我們問問自己:哪些行動能花最小的力氣得到最大的成果?能在受到組織最少干預的情況下,推動組織的變革?
評時機
孫子兵法提出,求之于勢,不責于人。強調戰略的有效實施依賴于對時機的把握。圍繞方案目標在緊迫性、長期性、決定性、突破性等方面確定實施時機,是方案有效執行的關鍵之一。
如果情況緊急,寧可采取戲劇化決策和行動來提醒組織,有大事要發生;如果需要長期努力,最好穩扎穩打,積累動能;如果方案是決定性的,就要將整個組織的目標聚焦于新目標上;如果方案最重要的是突破常規,踏出第一步,那么就先行動起來,最終的目標可以隱而不宣。
評資源
方案能否有效實施,最關鍵的資源在于人。從決策之初,就應該明確執行決策的人。如果方案要求高于執行者的能力,又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那么方案還要同時考慮執行者的能力培養計劃,否則就必須另覓他人執行。
第五步:執行方案
德魯克說:“任何解決方案都必須有效實施。管理決策的本質就在于員工必須執行這項決策,讓決策發揮有效性。”
重參與:再次強調,決策之初就要確定執行者,讓決策者參與方案選擇。這樣做可以為決策提供更全面的數據和信息,更多的事實,提醒管理者疏漏之處,指出潛在的困難,找到潛在的資源,改善方案的品質。讓執行者參與選擇方案的過程,可以把最佳方案變成“我們的方案”。
達共識:使方案獲得廣泛的接受度,讓執行者理解最佳方案的核心內容,保證方案的品質;評估方案實施的資源限制,為執行者提供最大限度的資源支持,增強執行者的信心。
做反饋:評價決策的效果有很多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過程,檢驗后果,改善推進。通過全過程控制和反饋,收集執行的結果和問題,對照問題的性質、目標和條件等判斷方案的適用性,做出敏捷調整。
使用模型,不是依葫蘆畫瓢,而是幫助大家培養一種思維習慣。通過刻意練習形成“肌肉記憶”后,這種思維習慣就與你渾然一體,通過潛意識發揮作用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動,成事。
總而言之,中堅力量企業管理培訓提出的科學決策模型中的每個要素都可以設計問題,通過提問,不斷完善決策依據,科學決策。理性決策有賴于科學的態度,包括自然科學思維和社會科學思維,即要分別訓練、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文史哲思維,以科學的態度保證理性決策。而決策能力是一項通用能力,可以拓展到各個領域的重大決策場景,比如上學、擇業、婚姻、轉型、發展等,大家不妨試試看,應用的過程,也是自我梳理,尋找答案的過程。
文章標簽
企業管理培訓
20年專注中層干部及核心團隊培養
中國首批從事管理服務的專業機構
用結果說話,95%以上的滿意度
課程結束才是開始我們提倡終身學習
深入企業落地輔導學員企業共同成長